如何让农村部分闲散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如何让“沉睡资本”成为乡村发展的“活力源泉”,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选题。
近期笔者了解到,泾县在试点工作中形成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制度保障,让集体“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激发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增强了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能力,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全面部署 强化顶层设计
泾县地处“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中间地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核心区。泾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农村集体闲置资产规模较大,外地资本投资文旅项目意愿强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迫在眉睫。
为此,泾县在学习上述地区入市先进经验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对入市试点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泾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县入市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积极推进入市试点工作。
近年来,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摸清存量底数,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调查单位,全面摸清县域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底数,同步推进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全县符合登记条件宗地数为 47357 宗,已登簿并汇交省平台43402宗,发证32417本。目前,其中条件成熟三年内可入市共227宗面积2341.85亩使用权确权登记已全面完成。
同时,该县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村庄“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设计,梯次推进村庄布局、土地综合整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重点工作。全县应编制村庄规划数95个,目前,28个村庄规划已经县政府批准实施,29个已通过规委会审议和专家评审,47个完成初步成果,为科学编制入市计划和组织地块入市提供了规划支撑。
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出台《泾县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泾县城区范围以外涉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指导地价》,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基准地价体系,明确村集体经营性商业地块土地入市均价为35-45万元/亩,村集体经营性工业地块土地入市均价为11.5-12万元/亩,要求协议成交价和公开交易底价不得低于基准地价,确保农村集体资产增值保值。
为了强化入市核准,该县按照联审会议机制组织发改、生态环境、财政、住建等有关部门对拟入市地块现场实地勘察,对入市方案的产业准入、环保要求、出让条件、价格和收益分配等进行审核,重点审核“两项前置条件”和“三项负面清单”内容,符合规定后报县政府批准实施。2023以来,该县开展入市地块供后监管巡查17次,明确属地政府、入市主体和土地使用权人各自职责,确保入市地块按照约定的相关要求及时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其中10宗工业用地进行“双合同监管”,突出对项目容积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节约集约用地指标的跟踪监管。
积极供地 探索多种模式
近日,笔者沿着205国道走进泾县安心生态园农业基地,这里有200余亩的花卉、盆景、苗木,该公司董事长郭永保
紧盯旅游市场发展动态,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短途游、亲子游、过境游等旅游目的地形象,吸收县内外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的游人络绎不绝。
安心生态园农业基地建设前还难于土地问题,知道了这一诉求后,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实地勘察,根据项目区块特征和建筑物布局特点,坚持“用多少、转(征)多少、供多少”,采取点状批地方式将项目一期分4个地块报批,及时解决用地指标紧张、项目落地难和资金成本高等问题。对项目中规划建设区域按“点状供地”落实建设用地管理;对项目中不进行建设、不改变土地现状,不破坏耕作层,用于农业生产的果园、茶园和采摘园等农业生产的集体农用地、林地,由企业与村集体和承包农户签订租赁协议并进行补偿,并承诺对上述资源进行开放式管理。
同时,为拓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方式,确保城镇开发边界外项目落地建设,印发《泾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实施办法》,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集体资产不流失的基础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举办)企业。2023年12月,泾县泾川镇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泾县宣鲜蔬果种植有限公司以巧石社区石山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共同举办泾县创成田园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该企业以村企入股合作方式取得上述4宗、面积8.82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安心生态园项目一期建设。
郭永保介绍说:“安心生态园分两期规划建设,一期主要为休闲度假民宿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5亩,其中建设用地9亩,包括游客接待中心、休闲驿站、茶亭、休闲长廊、卫生厕所等配套实施,项目总投资590万元完成后将推动生态旅游辐射效应,带动社区居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据了解,现安心生态园项目一期已动工建设,2024年9月试运营,二期项目用地正在组卷报批。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营业收入约500万元,增加当地税收收入18万元,同时村集体和承包户能取得约200万的租金收益。
近年来,泾县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给方式,针对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公开出让、出租、转让等方式,在一、二级土地市场进行入市。同时,为破解新增集体建设用地不得入市难题,泾县率先出台《泾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的实施办法》,探索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等模式,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同兴办企业,实现供给途径拓宽、村集体增收双向获利,2023年-2024年完成8宗村企入股合作兴办企业土地供应。
盘活土地 带动群众增收
群山环绕、林荫茂密的安徽泾县西南山区中,孕育有一家企业——安徽卧龙泵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安徽省泾县茂林镇,并以此耐腐蚀材料专业生产制造化工泵、阀、衬氟管道等产品的企业。公司目前注册资金3000万元,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公司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共有三个生产厂区、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办公区。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公司经过三十多年对产业的深耕细作,目前已具有年产各种耐腐蚀泵阀产品5000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氟塑料泵阀生产基地。
卧龙泵阀董事长吴玉林说:“我们公司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多次要求扩大生产规模开展企业上市工作,需要土地约80亩,但在茂林镇城镇开发边界内老厂区周边,已无法安排大宗工业用地给予企业解决用地,且其他区域因配套功能设施不全无法满足企业生产条件。”
为此,为保障企业用地需求,泾县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多种供给模式。为保障农民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将入市工作纳入村集体“四议两公开”内容。泾县制定了《泾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入市土地增值收益中工业用地按70%、商业用地按50%比例返还给村集体,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特困救助和农户分红等,真正让农民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通过入市改革,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资产和增加了农民收益。泾县将入市改革工作纳入村集体“四议两公开”内容,入市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经村民民主决策后,由村委会向云岭镇政府提出入市申请,经当地政府党委研究同意后报县入市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农民。入市后严格按照《泾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的入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规定在扣除相关入市成本后将剩余的70%增值收益返还给村集体。即盘活了该村闲置、低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泾县通过入市改革,盘活了闲置、低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023-2024年度,泾县合计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7宗、面积169.1085亩、成交金额2363.5563万元,已入市土地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1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约420个,累计增加工资性收入56万元,累计解决农村脱贫人口就业 100人,累计增加农村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21万元。建立入市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实行差别化的产业用地政策,对亩均投资强度、税收等指标进行限定,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用地。实施闲置土地优先入市,17个已入市项目用地中,利用原集体存量闲置集体建设用地17个、占比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