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级动态

泾县:积极探索实践 释放动能活力

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发布时间:2025-01-13 14:47 信息来源: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自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下简称“入市”)国家级试点工作以来,泾县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探索路径,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打通城镇开发边界以外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入市改革工作体系,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试点成果,土地效能有效释放。

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笑明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入市土地56宗、面积570.66亩、成交价款1.16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0亿元,招引37个项目落地乡镇,拉动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约25亿元。通过入市交易,已为村集体创造增值收益3475万元,实现200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

谋定路径 聚合力量

王笑明介绍,泾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入市工作领导小组,11个乡镇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住建等16个部门为重点成员单位,抽调10余名业务精、善研究、敢创新的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安排县财政300万元保障资金,统筹推进入市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在部、省、市自然资源部门指导下,泾县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制定试行工作方案,明确入市范围条件、主体方式、工作流程、收益管理、监管服务等内容,从源头上确保了入市改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泾县出台《泾县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泾县城区范围以外涉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指导地价》,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基准地价体系,分别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商业地块和工业地块入市基准地价,规定协议成交价和公开交易底价不得低于基准地价,建立城乡基准地价,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创新细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式,针对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泾县通过公开出让、出租、转让等方式,在一、二级土地市场进行入市;同时,为破解新增集体建设用地不得入市难题,经自然资源部指导,泾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的实施办法》,探索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等模式,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共同兴办企业,探索入市供给模式,实现入市途径拓宽、村集体增收双向获利。泾县还建立入市土地使用标准体系,实行差别化的产业用地政策,对亩均投资强度、税收等指标进行限定,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用地。

为推动项目落地更快捷,泾县树立“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理念,建立“两山转化”智慧云脑,将碎片化农村建设用地资源登记入库,配合三调矢量图,为24个招引项目精准匹配土地要素。创新文旅项目点状供地和入市改革相结合的新土地供应方式,有效解决县域文旅项目建设区域面积“小而散”等问题。泾县还结合入市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一村一设计,梯次推进村庄布局、土地综合整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重点工作,让乡村建设更科学,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泾打卡游玩。目前,31个村庄规划已经县政府批准实施,17个已通过专家评审和规委会审议。

该县制定《泾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入市土地增值收益中工业用地按70%、商业用地按50%比例返还给村集体,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特困救助和农户分红等,真正让农民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

稳慎破冰 惠农暖农

时值年关,泾县云岭镇建设村一改过去的“清闲”,从安徽中执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执公司”车间到村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现场,从出租的农房到餐饮小铺,到处闪现着村民忙碌的身影。

“以前这个时候村民都在家里闲着等过年,当下都在喜笑颜开地忙着赚钱。”建设村党总支书记汪中康满面红光地说:“这可喜的变化得益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好政策。”

“这里原是占地34.94亩的村办窑厂,已经废弃多年,是我县入市改革的破冰之作。”王笑明说,2020年,泾县局根据云岭镇的要求,借鉴先发地区经验,以该地块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并于2021年4月在泾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功拍卖,由中执公司以320万元竞得,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铝单板生产线。

中执公司负责人陈军介绍,2022年3月,1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综合楼、员工宿舍一并建成投入使用,并于当年9月达规,当年销售产值达3100万元。

汪中康介绍,公司投产后,不仅在未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确权、定价、交易、分配,让村集体和村民获得来自土地的固定财产性收益,而且还带来多重外溢性利好,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潭“活水”。

“根据县里规定,入市后村集体获得了近80万元的收益,壮大了集体经济,增添了乡村振兴的底气。”汪中康说,去年村里利用这个收益成立了合作社,根据农民自愿的原则,流转了全村大部分土地,聘请专家指导,发展有机水稻和特色蔬菜种植业,一方面村里获益,另一方面村民在坐收租金的同时,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赚钱。

“此外,有25名村民在企业打工,2022年总收入达150余万元,有12户村民将闲置的房屋出租给企业,弥补企业员工宿舍不足的问题,共获年租金9.5万元。”汪中康掰着指头如数家珍,此外,企业有100多位员工,带动了周边的小吃快餐店、娱乐休闲、土特产销售等服务业的兴起。

“我以前在江苏常州打工,每个月的工资是8000元,去年1月份我听说村里办了个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应聘,没想到不仅也能拿到8000块一个月,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真的很开心。”正在中执公司车间操控数控机床的村民肖明飞乐呵呵地说。

同样开心的还有房屋出租户曹青青,据她介绍,以前的房屋空在那里一点收入没有,自从中执公司落地建设,她空置的民房就被当作企业员工宿舍使用,每年能获得1.8万元的收入。

谈到未来村的发展,汪中康底气十足地说:“村里将继续把受益资金和乡村振兴财政资金进一步整合,让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得更快更远。目前正在实施农产品加工厂房建设,一期投资200万元,建成后将带动集体增收、村民就业。”

锐意探索 深化改革

如果单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需要使用其他集体建设用地怎么办?泾县成功探索出“入市+”路径,受到各方好评。

位于茂林镇的安徽卧龙泵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龙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85年的泾县氟塑料制品厂,是国内最早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专利材料——"氟塑料合金"的生产厂家,目前,注册资金3000万元,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占地面积约194亩,已具有年产各种耐腐蚀泵阀产品50000余台套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氟塑料泵阀生产基地。

“这个改革对我们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卧龙公司董事长洪忠保说,多年来,卧龙公司一直想扩大生产,但苦于用地瓶颈制约而一筹莫展。2023年12月5日,在泾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卧龙公司以139.65万元成功竞得泾县茂林镇茂凤路北侧地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东至梦希科磊泵阀股份有限公司、西至卧龙铸造、南至凤茂大道、北至梦希科磊泵阀股份有限公司,面积约14亩。

然而,这14亩用地还不能满足卧龙公司发展规划的需要。洪忠保说,“如果能使用泾茂路与茂凤路交叉口东北角50多亩集体建设用地,那就皆大欢喜了。”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入市的文件明确指出新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能走入市程序。王笑明介绍,为此,泾县于2023年7月26日印发《泾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举办)企业实施办法》,明确探索“入市+”路径。根据该文件,茂林社区居民委员会于2023年7月27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地块使用权作价入股,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为50年。规划指标具体如下:容积率不小于1.2,建筑密度不小于40%,绿地率不大于15%,投资强度不小于660万元/公顷。2023年8月,入股办法顺利通过土地管理委员会第五次主任会议。至此,卧龙公司的发展按既定规划开始实施。

 

鸟瞰安徽卧龙泵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区及正在建设的部分新取得的地块。洪曙光

安徽桃花潭壹境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泾县桃花潭壹境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则是泾县探索点状供地和入市改革相结合的土地供应机制的缩影。

该项目位于桃花潭镇,系高端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2.8亿元。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00亩,其中建设用地约60亩;一期建设用地30亩,主要建设文化交流中心,民俗民味,赏荷听雨,林境民宿,文化体验,房车营地等;二期建设用地30亩,主要建设民俗文化村、国学会堂、山顶酒店、林中木屋、云缦轩等,项目总建筑面积46000平方米。

因文旅项目用地特点,为节约集约用地,泾县根据村庄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对该企业18块需建设和硬化的一期用地实施精准供应,面积30亩。2021年9月30日,安徽桃花潭壹境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功摘得一期18宗地块,成交价格824万元(亩均地价27.97万元),目前一期已基本建设完成。

根据《泾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入市决议,该地块入市产生的390万元增值收益,按照村、镇、县,50%、40%、10%的比例分配,经测算,村级集体经济(查济村、前岸村)可以获得约195万元的入市增值收益。项目整体建成后,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营业收入4950万元,纯收入为1500万元,税收50万元/年(亩均税收1.67万元/亩)。同时,也可促进桃花潭镇全域旅游发展、带动查济、前岸、厚岸等周边村庄经济及农户产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