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聚焦重点项目用地要素保障,主动作为,优化服务,持续提高服务保障效能。
提前谋划,要素保障服务精准靠前。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初审、政商恳谈、项目用地预审、项目用地用林指标申报等途径掌握项目前期谋划情况,提前指导项目用地用林情况,提前谋划项目用地用林要素保障工作,坚持精准施策,打通要素保障“最后一公里”。探索我县用地用林并联报批,印发《泾县用地用林并联报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组织各乡镇政府、县直有关单位开展用地用林并联报批培训。以宣城至泾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泾县西互通立交变更设计(新增)项目用地用林报批为典型案例,开展用地用林一次踏勘,并联公告,用地组卷和用林组卷压茬推进,缩短用地报批时限,助力重大项目建设尽快落地。
优化服务,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捷。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度聚焦企业群众关注的难题,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破解登记“供需矛盾”,企业群众“随时办”,通过实施“带押过户”“无还本续贷”等举措带动了银行金融业务增量提升。常态化开展“交房、交地即发证”实现土地供应、出让金价款及税费缴纳、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压缩登记时限,企业群众“当场办”,通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不见面服务体系,企业群众和金融机构可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事项,全程“不见面”“无纸化”,办理时限由原来的 3个工作日压缩至 0.5个工作日内,网办率达90%,服务体验明显优化。
创新机制,重点项目用地落地见效。在全省、全市率先破题探索,先后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入股、联营等模式,使用建设用地共同兴办企业试点等多种方式拓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路径,逐步构建“同权同责、流转顺畅、收益共享”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让沉睡的土地资源成为农村产业兴旺、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的源头活水。截至目前,全县共入市土地56宗570.66亩、完成村企入股合作兴办企业土地供应15宗218.35亩,保障工业、文旅等53个项目顺利落地,撬动社会投资达35亿元。先后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全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