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农业农村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895T/202406-0000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名称: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打算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6-04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895T/202406-0000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三农
名称: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打算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6-04
宣城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24-06-04 15:22 来源: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聚焦,积极响应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工作部署,在推动农村改革中扎实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市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较好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8.5亿元,可比价增速4.7%,增幅居全省第3一产增加值179.9亿元,增速4.2%,位居全省第4

——农业产业发展迅猛。泾县丁家桥镇、宣州杨柳镇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路西村成功获批2023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郎溪黄茶产业获批实施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成功组建宣城绿色食品产业子基金

——农村改革走在前列。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试验走深走实,深化农村改革工作成为全省样板,《宣城市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被《安徽工作情况交流》刊发。

——农民生活更加富足。全面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2023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79元,增幅8.7%,增幅居全省第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较上年同期缩小0.0628。2022年度省对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获优秀等次。

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发展,乡村振兴翻开新篇章。积极履行市委农办职能,在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工作机制持续健全。调整完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千万工程”推进小组,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举措》,细化党委政府、专项小组、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政策框架持续完善。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连续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开展乡村振兴“115”示范工程创建,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宣城庆祝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出台金融、科技、人才、公共基础设施等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等一批基础性工程项目,夯实农业农村发展根基。

(二)聚焦稳底盘,农业生产稳中有进。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压实责任,确保粮食面积总产保持稳定。一是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7.6万亩。强化粮食产能提升,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集成示范单产提升技术模式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329.84万亩,增长0.25%;粮食产量128.46万吨,增长1.32%。发展专用优质粮210万亩油菜47.55万亩,增长22.9%,总产7.51万吨,增长18.2%;小麦面积68.14万亩,增长0.41%;总产22.52万吨,增长0.99%。全市茶园面积51.15万亩,增长2.1%;产量3.86万吨,增长2.8%。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0.53万亩增长2.95%产量61.2万吨,增长3.05%;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产量达2.4万吨,产值达7亿元。二是稳步提升优势产业。大力推进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全年生猪存栏44.62万头,出栏91.69万头,家禽存栏3633万只,增长14.25%,出栏15832万只,增长4.55%;畜产品总产量41.14万吨,同比增长6.24%。积极推进黄牛产业发展,制定《皖南牛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方案》,成立黄牛产业协会,谋划项目17个、总投资8.2亿元。宣州区创成国家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水产品总产量12.15万吨,产量同比增幅3.5%。三是全面提高生产能力。聚焦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成功研制永磁变频水车式增氧机、茶叶发酵机和手扶自走式茶园台刈机,新增大中型拖拉机538台、收割机609台、烘干机193台,农机总动力达260.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65%。培育高素质农民1273人,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通过412人。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增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肉鸡良种扩繁基地各1家,认定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4家,省级水产良种场1家。

(三)聚焦兴产业,乡村产业发展加速前进。将乡村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狠抓落实突出实效,持续构建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绿色食品产业全面开展。围绕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成立绿色食品产业链推进专班,编制宣城市产业链规划和招商图谱新签约绿色食品产业项目77个,投资额211.849亿元;新开工项目33个,投资额48.874亿元;投产项目31个,投资额35.082亿元。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9家,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示范基地42家,沪苏浙地区销售额达561亿元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农产品加工集聚度逐渐增强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73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幅11.2%,居全省第2位创建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6新增省级“一村一品”3个、总数达98(其中国家级“一村一品”20个),新增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数达11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10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以上9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126亿元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依托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云平台,争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资金4211万元,各类主体发展势头良好,新增农民合作社91个、总数达3394个,其中国家级合作社56个、省级示范社75个,注册家庭农场1854个、总数达15245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81个。2023年全市6个合作社进入“2023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其中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位居榜首。四是推进产业融合。积极拓展休闲农业新业态,发掘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总数2870个,接待游客344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全市休闲农业从业人数8.22万人。举办宣城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两个项目在2023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上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现有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8个。加大金融要素支持,与省农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瑞丰农担累计为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项目2600笔【金额15.44亿元】,在保项目数为1809笔【金额3.8亿元】。最低担保费率仅为0.5%,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综合费率最高不超过6.05%。

(四)聚焦守底线,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加快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擦亮“生态宣城·绿色产品”招牌。一是着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产品403个,累计创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1个,新增“皖美农品”品牌12个。绿色生态农业平稳发展。推进秸秆和畜禽粪污“两利用”,落实2081万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19%,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建立“三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60个以上、核心示范面积6.49万亩。农药化肥使用量继续实现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90%以上、57.3%、53.2%。加拿大一枝黄花累计防除面积2.2万亩。农业执法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持续推进长江禁渔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全面夯实组织保障、执法监管、安置保障、资源保护等相关措施,共开展禁捕执法巡查4500余次,查处涉渔违法违规案件315起;始终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共开展农资市场巡查检查840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5097家次,立案查处农资类违法违规案件62起。全年移送司法机关涉嫌刑事犯罪案件31起。

(五)聚焦强动力,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以赋能、搞活、增效为方向,着力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农民和集体双增收。一是入推进“两改革一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出台《关于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村办合作社(企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行集体经济发展“一抓六动”专项行动,争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2050万元。2023年,我市7个县(市、区)798个村(农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73801.78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92.48万元;经营收益达53417.52万元,村均经营收益66.94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数为656个,占比82.21%;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521个,占比65.29%。2023年分红村456个,分红金额5643万元,村均分红占比57.14%,村均分红12.4万元。深化土地改革。指导旌德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已表决通过试点方案,探索建立网签系统。全市选择8个村开展市级试点,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8.7万亩,流转总面积达179.66万亩,流转率63.03%,增加了四个百分点。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已落实试点项目60个。绩溪县、郎溪县、广德市开展省级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盘活闲置宅基地446宗,盘活宅基地257261方米,盘活闲置农房471宗,盘活住宅面积85691.65平方米。四是推进社会化服务。加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泾县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化服务项目,投入资金1864万元,完成21.16万亩。

(六)聚焦美全域,和美乡村建设迭代升级。坚持全域统筹、科学规划,深入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实施好“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以《宣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宣城市“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为引领,全面提升农村美丽宜居水平。全年完成农村改厕11761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06.9%;新增2个省级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广德市、宁国市)。完成5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和24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设施提质增效,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治久清。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5%以上;42.6万余人次参加村庄清洁行动,整体提升村容村貌“生态美”超市工作内涵不断拓展,党建引领、文明创建等内容陆续纳入。二是建好和美乡村部署推动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实施,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彰显山水徽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建立“1+4+20”政策体系,组建市级工作推进小组,全面落实“1441”调度机制,搭建比拼赛道,量化评分标准,建立“赛马”机制。按照夯实基础、逐级培育的原则,梯次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建设10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50个省级中心村。三是点亮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围绕“成规模、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重点建设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部分示范片区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泾县“水墨汀溪·生态月亮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文化休闲旅游为特色,崃漫·桃岭项目完成投资8700万元,酒店已经试营业;郎溪县“美丽花木·天际茶海”示范片区重点关注产业发展,全力推进皖垦集团和光明集团合作的蛋鸡产业链项目。

(七)聚焦尽职责,自身建设焕发新气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党建业务“双清单”制度为有效抓手,持续优化工作作风,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更为有效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13次,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交流研讨6次。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召开3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和研讨,共开展主题教育调研15个。创新推行党建业务“双清单”制度,通过“科长讲+领导评”等方式已连续开展月度点评8次。二是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切实提升基层党建标准化水平。认真落实党员轮训有关要求,全年组织4次党务干部培训,组织开展“追赶江浙 争先江淮”走进长三角学习调研主题活动。规范开展换届选举,5个党支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1个党支部完成了党支部委员补选建立健全“攻坚党支部”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学贯二十大 拼抢开局年”系列活动三是以正风肃纪为目标,不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印发《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扎实开展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扎实开展“六重六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专题学习3次、交流研讨2次。

二、2024年工作打算

全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为引领,学深悟透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绿色发展、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完善机制、久久为功的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现场办公会要求,制定切实可行措施,加快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结合撂荒田整治,强化粮食生产工作部署督导,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服务水平。强化动物疫情监测,推进规模养殖场提升生物安全水平,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二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振兴这个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强化标准化意识实施品牌化战略。强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三是深入落实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精神,实施好“2050”计划,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增效、乡村人才引育、乡村文化赋能、乡村生态提质、乡村组织领航“五大行动”,奋力打造全省和美乡村,等高对接江浙水平持续深化农村重点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激活农村各类要素,促进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升村集体的自我造血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