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庭胜代表: 您提出的《多措并举促进我市进出口贸易及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过调查研究分析,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提高外贸企业重视度,培育宣城进出口发展土壤。 (一)提高思想认识。我局高度重视进出口发展和跨境电商建设工作,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将进出口发展和跨境电商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推进,坚持定期研究部署、调度推进,压紧压实工作职责。5月8日-12日于市委党校开展自贸试验区暨联动创新区建设专题研讨班,市直各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外贸高质量发展及跨境电商发展路径等开展学习研讨,进一步提高各地各部门对外贸企业和外贸发展的思想认识,加大重视程度。 (二)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四方会商机制。开展商务、税务、海关、外管四方联合攻坚行动,采取问题导向、闭环管理,加大对我市进出口企业监测和帮扶力度,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市县联动协同发展。在宣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指导县市区分别成立跨境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横向配合、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跨境电商各项任务落实。 (三)完善配套政策。持续贯彻落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外贸和口岸促进政策的通知》(宣政办秘〔2022〕62号)要求,积极为企争取兑现各级各项外贸政策,在开拓国际市场、出口信保、跨境电商发展、物流运输、服务贸易等方面为企争取省市县三级资金支持,2023年全年累计兑现省市县外贸政策资金7000余万元。今年以来组织企业申报省市外贸促进政策,其中省级外贸政策拟兑现资金2000余万元,争取资金量居全省第3,提振外贸企业发展信心。 (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宣城市税融通业务实施细则》,明确了我市“税融通”业务贷款条件、适用对象、贷款额度等问题,从2015年开始实施以来,“税融通”业务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宣城市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最重要的贷款途径之一,有效扩大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税融通”贷款条件为纳税信用为ABM级企业,目前我市ABM级纳税人占比89.24%,我市大部分出口企业纳税信用优良,符合“税融通”贷款条件,即可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督促各商业银行加大对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推介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研究探索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场景,做好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试点推行,进一步拓展中小出口企业融资渠道,今年已成功办理1笔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 加大跨境电商调研力度,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跨境电商底数。一是全面了解,准确掌握。开展全市跨境电商企业摸排工作,建立跨境电商运行统计监测体系和跨境电商企业信息台账,实时掌握全市跨境电商企业业务开展情况。二是突出重点,深入调研。通过会议、培训、调研、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一线,详细了解企业具体经营情况,听取跨境电商企业诉求,提供“一对一”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三是贴近实际,宣传引导。把走访调研和宣传引导工作相结合,向企业宣传宣城跨境电商综试区的政策利好、省市优惠政策及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孵化培训服务,让企业清楚为何开展跨境电商、如何开展跨境电商,切实增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跨境电商的信心。 (二)聚焦优势产业,加强主体培育。一是聚焦产业优势,加快主体培育。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围绕汽车零部件、建材、卫浴、家纺、羽绒等本地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引导传统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摸排适合跨境电商销售产品140余种,通过业务培训、资源对接、园区帮扶等方式,指导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023年跨境电商企业实绩企业154家。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招引力度。促进亚马逊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与企业进行对接合作,支持企业发展独立站,做大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培育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威盛家具等三家企业获评全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50强”;招引培育浙皖供应链、安米传媒、威可特货代、爱洛纳国际贸易、金井源等多家知名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态范围,解决跨境电商物流、报关、业务拓展、融资等难题,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全流程服务,打造宣城跨境电商完整生态服务链。三是聚焦产业园区,集聚企业发展。发挥鸿乔斯省级跨境园区示范效应,指导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强化园区集聚功能,结合园区特色产业开展符合产品实际的定制化指导服务,全力孵化本地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企业,大力招引头部电商平台、大企业及配套企业入驻,涵盖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商和物流服务商等多种类型,其中婉饰琳、方翔羽绒等一批园区内跨境电商企业集群效应初显,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园“筑巢引凤”作用。 (三)拓宽物流通道,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快建设使用海外仓。全市15家企业建设和使用海外仓28个,涵盖欧美、中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三家企业获评全省“海外仓企业20强”。推荐婉饰琳等2家企业海外仓上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加快推动我市外贸企业和第三方海外仓合作。二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积极加强与宁波舟山港合作,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投入运营,截至5月底宣城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到发4.1万余标箱,为企业节约物流费用超3000万元。开通宣城至上海港海铁联运线路,拓展海铁联运通道。加快宣城定埠港和宣州综合码头建设,跟踪芜宣机场空港建设。三是壮大国际物流市场主体。2024年上半年成功许可经营国际业务快递企业3家,其中宣州区企业2家、宁国市1家。目前全市共有在册经营国际业务的快递企业7家,涉及邮政、顺丰、DHL、亚太等国内国际快递品牌。推动市邮政公司入驻鸿乔斯跨境电商产业园、东部新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展国际国内物流业务。四是推动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宣州区9610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达到验收标准,通过海关正式验收后将投入运营。 三、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创新进出口发展模式。 加大国有贸易型企业的培育力度,持续推动各县市区成立由国有资本注资的贸易型企业,开展进口促进和代理出口工作,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外贸业务,进一步推动宣城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贸易集聚度和辐射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增强对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目前,宣州区众投国际、广德国投工贸、宁国扬宁商贸等国有贸易型企业已开展进出口业务,加大和本地生产型企业的合作和帮扶,实现宣城外向型经济稳步增长。 (二)创新跨境电商发展模式。 一是创新布局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按照“全市覆盖、重点发展、辐射推进”原则,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健全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效应。目前全市建设运营3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鸿乔斯跨境电商产业园围绕家纺产业,以特色配套服务为运营重点打造家纺类专业园区,已认定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园区;宣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围绕产业发展,结合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全市产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园区,已认定为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东部新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围绕羽绒产业,依托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羽绒)打造羽绒服饰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园区。宁国市、泾县跨境电商产业园均已完成运营主体招标,目前正进行装修及运营前准备工作;郎溪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目前正加快推进运营主体招商工作。 二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建设跨境电商实用型人才培训基地,鼓励高校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的跨境电商教学团队,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跨境电商人才提供强有力支撑服务。职院信息工程系结合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新趋势、新要求,已修订2023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入《跨境电商》和《商务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开设在第一学期,《跨境电商》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为培育更适应跨境电商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夯实专业基础。同时,积极探索校企紧密合作共建专业,与上海晓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研究推进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落实“共建、共管、共享”师资团队、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实习实训资源等,真正实现学生进校即进企,与行业发展零距离,积极开展1+X证书培训与考核,并将培训内容纳入日常教学,切实提升职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端实用电商人才,引领带动全市电商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加强跨境电商培训交流。今年以来,“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专场活动有序开展,先后举办宣州区卫浴、宁国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活动,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跨境电商培训交流活动16场,组织63家企业参加省厅跨境电商系列培训,组织近60家企业参加G60科创走廊跨境电商等各类交流活动,组织6家企业参加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春季)、7家企业报名参加2024年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进一步提升企业从业人员跨境电商实操能力,扩大企业跨境电商交流圈,助力企业利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拓展出海渠道。同时,成立宣城市网商协会,现会员数量74家,其中拥有9家跨境电商企业。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行业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企业业务水平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交流、信息共享、行业自律等功能,构建政企联络渠道,做好企业服务。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依申请公开 联系人:何建兰 联系电话:302274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