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黄晶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发展夜间经济 打造城市发展新动力》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会办单位进行沟通,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基本情况 “夜经济”在激活市场活力,提振经济发展动力上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能够不断补位和丰富城市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目前我市城区的夜间商业消费主要集中在国购八佰伴商圈、宣城万达广场商圈、宣城北门老街。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我市夜间经济逐渐形成集聚效应,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夜间氛围进一步提高。 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建设夜间亮化景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景观亮化提升改造工程,打造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夜间亮化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如市区中央生态绿地项目(简称中央公园)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自2020年12月20日正式开园以来,就成为宣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公园内音乐喷泉灯光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夜游消费新体验。旌德县以夜间经济生态圈为核心,结合光影技术、灯彩塑造了融合市集、山水景观、灯彩、观影为一体的旌德文庙水街。泾县为彰显皖南川藏线的“网红、天险、原味、艺术”的总体定位,在苏红村入口至桃岭宁国入口实施“皖南川藏线”夜景亮化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打造皖南川藏线的“水墨画卷、江南天险”高品位的夜景游览线路。 二是打造夜间特色地方名片。充分发挥北门老街千年历史文化老街的品牌效应,积极扶持北门老街发展。指导街区成功获评“安徽特色商业街”和“安徽省十大美食体验街区”荣誉称号,支持北门老街开展龙虾啤酒音乐节活动,采用“移动情景式演出”将北门的历史文化与演出节目相融合。结合“老北门”深厚的文化底蕴,集中规范的打造宣城市首条独具特色“北门老街夜市”,为宣城市广大夜市经营者提供场地、客户资源。如今的北门老街不仅能满足市民对吃、喝、玩、乐、购等一站式消费,更能满足宣城本地人弘扬本土文化、外地来宣旅客体验宣城文化的旺盛需求,已经成为最具特色的宣城地方名片。 三是建设品牌夜游消费景点。据文旅部门反映,每年都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相关品牌,促进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目前宣州区水东老街商业街区入选省级“十佳夜游街区”,广德市金钥匙伴你夜读入选省级“十佳夜读空间”,绩溪县中国徽菜(徽厨)博物馆入选省级“十佳深夜食堂”。鼓励有条件的景点景区探索夜游项目,如拟建设的绩溪县皖南影视旅游产业园项目,可开发夜间演艺项目,扩展文旅时段,用浓郁的本土文化装饰宣城夜游特色。 四是开展特色夜娱活动。定期举办具有地方特色、历史风情的购物休闲节、美食节、广场舞大赛等各类贴近老百姓生活等丰富文娱活动,用浓郁的本土文化装饰宣城夜市特色。其中,“寻味皖南 食尚宣城”美食周活动,惠及群众近10万人次,带动当地餐饮行业经济增长50%以上。依托旌德文庙水街、徽源河坊街2个夜游街区,推出“慢城夜行”“绿道夜健”精品夜游线路,开展“文庙夜游中国潮儒风皖韵旌德行”“慢城荧光夜跑”“业余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夜游活动,“线上+线下”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 五是规范夜间消费管理。市城管执法部门积极优化停车位管理、开展公共厕所改造提升、简化水气报装接入手续,并放宽大型商业卖场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限制。市场监管部门积极畅通绿色通道,主动对接核心商圈和夜市主办单位和经营者,采取包容性的准入机制,压缩审批时限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场景式服务,及时解决商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根据核心商圈和夜市经济特点,适时调整监管力量、时段和频次、实施片区式管理,要求核心商圈和夜市经营者自觉接受消费者监督,充分利用 12315热线等多种途径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解决消费纠纷,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夜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发展夜经济需科学规划,借鉴其他地区成熟做法,打造特色亮点,制定扶持政策,需要多部门共同推进,我局将立足本职工作持续推进夜经济发展。感谢您对我们商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支持。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 系 人:商贸流通科 张英 联系电话:0563-3023756 宣城市商务局 2024年8月22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