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体发展一马当先。以全域加入上海大都市圈为契机,加速推动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12亿元,位居全省第二。高速公路“7+1+3”工程全力攻坚,宣泾一期建成通车,融入沪苏浙首条之路宣广-芜宣高速具备八车道通行条件。国省干线“10+5+5”工程全速推进,融入沪苏浙干线通道G318广德段、G329宁国段全线规模化施工,“公路快通”实现新跨越。水阳江高淳段“瓶颈”西陡门至甘家拐航道整治工程可研报告通过专家咨询、涉堤专项设计通过研究审查,“水路疏通”取得新突破。
融合发展创优争先。以皖南交旅融合交通强国试点为重点,全面构建“交通+”发展新模式。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我局作为全省唯一地市代表、郎溪县作为全省唯一县级路长代表应邀参加。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之际,交通运输部先后来宣开展“四好农村路”专题调研及全国首批旅游公路(皖南川藏线、竹乡画廊)专项验收,高度认可我市“公路+”工作成效。全国首届“公路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我市交旅融合突出成果,特别是竹乡画廊再现风采、再获表扬。
绿色发展引领率先。以“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水运新发展格局为载体,不断凸显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全国首个地市级《水路运输低碳发展评估报告》发布,明确到2027年通过“公转水”碳减排5万吨、设备更新碳减排1.5万吨,绿色港口实现年均碳减排7000吨。全国首艘内河3000吨级“油改电”普通货船吉水试航,年节约柴油188吨、碳减排588吨。第三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成效卓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运输服务,推行集装箱运输车辆ETC减半优惠政策,累计减免97票,减免费用约21000元。
数字发展全力抢先。以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加快实现交通运输数智化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全省首个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安全自查APP上线,实现安全流转“一键查”,较传统线下检查效率提升50%、节约人力50%。在S104上全省首创运行AI红绿灯,路口空放时间降低85%、通行饱和度增加15%。运用智能电子信息平台开展法治宣传,覆盖市区270个公交电子站牌、150辆公交车、999辆巡游出租车等公共服务设施,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单位。
创新发展敢为人先。以“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创新精神为引领,纵深推进交通领域体制改革、行业创新,预计全年完成30项改革创新工作。创新采用“运营+资产”两步走方式实现市区城市公交“民转公”,顺利完成了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大事要事,聂爱国厅长专门作出批示,“宣城市区城市公交国有化运营改革工作为全省公交出行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宣泾高速一期中全省首次大规模运用无人摊压技术,施工效率平均提高50%,节约人工达80%。杭合高速宣城段一期成为特许经营新机制下全省首条民营资本参建的高速公路,为全省高速公路项目全新融资模式开创先河。
二、存在问题
(一)要素政策制约交通建设投资。如长高高速受龙须湖风景名胜区批复等影响未能如期取得全线用地批复,导致项目至今未实现规模化施工,建设投资完成率较低。
(二)资金问题制约交通项目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因对项目类型、规模要求较高,导致普通公路建设融资难问题仍无法解决。如绩溪G330、广德G233一期因项目规模较小未获得第三批超长期国债支持,宁国至仙霞互通项目因资金短缺项目建设停滞。
(三)交通运输专项资金执行率低。截至10月30日,全市2024年交通运输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仅为60.52%,未达序时进度,除郎溪县外,其余县市区执行率均未超过50%。各县市区普遍反映本级财政困难,多次协调后仍不能保证工程款项的正常支付。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四季度,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进一步准确把握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定位,聚力开展“三年两提升”【实施高速建设攻坚年、运输产业提质年、水运发展突破年,实现服务水平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加快建设“一体、融合、创新、绿色、数字”的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高强度攻坚交通项目建设
一是全力推进高速公路。紧盯高速公路建设堵点问题,优化施工组织,强化要素保障,合力突破项目审批、土地等难点问题,加快推进长高、泾青、宁旌等7个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宣泾一期建成通车,宣广高速具备“八车道”通行条件,加快推进宁泾、绩旌高速前期工作,力争杭合高速一期开工建设。二是持续推动国省干线。实施10个国省道续建项目、开工4个国省道改建项目,一级公路续建74公里、新开工17公里;二级公路续建51公里、新开工28公里;美丽公路建设200公里。三是提速建设农村公路。实施和推进项目2600个以上,完成提质改造435公里、危桥改造20座、生防953公里、养护工程744公里。
(二)高标准推动运输产业发展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指导广德、宁国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综合服务站,推进全市新增6条客货邮线路。二是做强产业主体。培育2家网络货运龙头企业,整合运力突破5万辆。鼓励支持2家水运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实现营收10亿元。指导广德市稳定发展2条物流专线。三是树立产业标杆。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县市申报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等创建工作,积极推进CCA宣城海铁联运新模式,落实集装箱运输车辆ETC通行费减半政策,实现集装箱运输量达3.3万标箱以上。
(三)高效能发挥水运发展优势
一是推进航道畅联快通。推进水阳江高淳段航道整治项目前期工作。完善航道养护管理制度,加强航道日常巡查,推进芜申运河航道养护项目。二是推进港口能级提升。积极推进月生码头、姚湾码头工程、定埠综合码头二期建设,力争到2025年千吨级泊位数达到37个,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3300万吨。三是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完成397艘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启动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推进船舶“油改电”、近零碳码头等绿色低碳示范项目,优化船舶结构,推进绿色转型。
(四)高要求落实交通服务为民
一是推进公共交通品牌创建。深化“我的车 放心坐”公共交通品牌创建,推进改革工作进展,探索形成体系完备、行之有效、示范典型的“宣城标准”。二是推进城市公交系统优化。对公交线网进行系统优化调整,着力解决线网重叠、覆盖率不足以及线路车辆配备不合理等问题。督促做好车辆更新、电池更换工作,提升公交基础保障水平。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便民。持续提高跨省通办工作质效,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重大事项证前指导工作,提供特殊群体帮办代办服务。
(五)高水平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一是提素质、强监督。组织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全面适应法律法规和执法环境变化。强化源头监管,加强市县一体协同监管,提升执法监管效能。二是高标准、共联动。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治理水平;深化“一车多方”联动机制,加强联合通报、联合监测、联合研判、统一调度、联合执法功能。三是接平台、联数据。进一步加快交通政务信息系统整合迁移至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依托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享枢纽,构建市县一体交通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